7月20日,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“星”火“核”力宣讲团前往新启航教育,围绕党领导下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开展科普分享活动。通过系统梳理核工业发展脉络,向公众普及核科学技术知识,深入阐释“两弹一星”精神与核工业精神的时代内涵,引导青少年了解国家科技发展历程,厚植家国情怀与科学探索精神。
活动伊始,宣讲团成员李梓萌以1955年党中央作出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讲起,详细讲述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、由弱至强的艰辛征程。她谈到,新中国成立初期,面对西方国家的核威胁与核垄断,核工业人在党的领导下毅然隐姓埋名,奔赴荒漠戈壁,以白手起家的决心开启了核工业探索之路。正是在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大力协同、勇于登攀”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引领下,我国相继实现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、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、1971年第一艘核潜艇试航等里程碑式突破。“两弹一艇”的成功,不仅显著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,更以硬核实力挺起了民族脊梁。
在此基础上,宣讲团成员李梓萌着重讲述改革开放后中国核工业的转型跨越——从专注国防建设到走向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历程。1991年,作为我国自行设计、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,彻底结束了我国无核电的历史,实现了核电从零到一的突破;此后,大亚湾核电站等中外合资项目落地,推动我国核电技术与管理水平快速提升。如今,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“华龙一号”三代核电技术,已成为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“国家名片”,标志着我国核电事业实现从“引进来”到“走出去”的跨越。目前,中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,在保障能源安全、优化能源结构、助力“双碳”目标等方面彰显重要战略价值。
在之后的互动环节中,新启航教育的员工们围绕核工业未来发展方向、核能安全性、核废料处理等问题积极提问,宣讲团成员李梓萌逐一回应。双方围绕相关话题展开探讨,既有对具体问题的细致询问,也有对行业趋势的延伸思考。
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们系统了解中国核工业的辉煌成就,更有效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探索热情,为传承核工业精神、厚植家国情怀搭建了生动载体。未来,“星”火“核”力宣讲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,持续深挖核工业发展背后的精神内涵与科技突破,用更丰富多元的形式开展科普活动,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报国的使命,让核工业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。